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引发的科学革命发生之前,人类一直认为自己生活的地球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而在今天,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知道,地球不过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星宿。无论是块头和体重,还是年龄和能量,它在浩瀚无垠的星际大家庭中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
但是阿姆斯特朗们有另一种体验,幸运的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那样地超凡脱俗:一个在深邃的天幕上发出蓝色光辉的透亮球体,是太阳通过大气圈和水将我们的家园装扮得如此勾人魂魄。
德国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在19世纪中叶说过:“只要对碳酸氨、磷酸钙或什么钾盐进行认真的研究,就很难同意经过热、电或其他自然力的作用可以把它们变成任何一种具有繁殖功能的有机胚胎。”然而到了1953年,美国人米勒利用实验室里的人造雷电,从包含水蒸气的“原始大气”中生产出12种对生命不可或缺的氨基酸。他和其他的小组利用另外的装置将类似的实验重复多次,结论都是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化成有生命的有机体。水是生命之源。表面上覆盖着水的星球不多,从这一层意思上讲,地球是宇宙中的幸运儿。当然有水也不见得就有高级的生命,智慧的出现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法国科学家里夫把地球大约46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天:在这一天的前四分之一里,地球上还是一片死寂;清晨六点时最低级的藻类出现在微有暖意的水中,而直到晚上八点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蠕动;恐龙于晚上十一点半匆匆登场,十分钟后谢幕而去;哺乳动物则在最后二十分钟出现并迅速地分化,而灵长类的祖先于晚上十一点五十出台,它们的大脑在最后两分钟里扩大了三倍。
幸亏摩尔定律不适于生物进化,否则未来的人类将真的如同科幻小说里描绘的那样,沉重的头颅压垮了他们瘦弱的身躯。
计算机只是“皇帝的新脑”吗?有机体演化出的智慧可否创造出某类“机器的智慧”?在匆忙作出结论之前,想一想李比希断言的结局,不过思路要反过来。
宇宙中是否还有另外的文明与智慧?神学家认为地球是唯一的“天之骄子”,而科学家倾向于存在着地外文明。
与地球有关的故事还可以讲很多很多。它的心脏是一团炽热的铁镍熔浆,向上是橄榄石的地幔和一层薄薄的主要由玄武岩构成的地壳,地壳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与摩擦不断改变着地表的面貌:高山、峡谷、海洋、江河,还有地震、海啸和岩浆的喷发。地球上存在过的物种估计有1400万种之多,哺乳动物人科中的一部分佼佼者在进化中发展出了语言、文化、艺术和自己的社会结构,并借助科学与技术去探索地球内外的未知世界。从地表向外扩展则有大气圈、电离层和辐射带,再向外是环绕它的卫星月球。地球的直径与太阳的直径相差100多倍,而与银河系直径相差的倍数,在10的后面还要加上15个零。再望远看,与银河系类似的几十个星系组成本星系群,更多的本星系群进一步组成本超星系团,仍在膨胀中的宇宙含有数百个这样的本超星系团,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大约150亿年前一颗“宇宙原子”的大爆炸。
这些都是我们要在“地球故事”的总标题下讲述的故事。它们中的大多数是经过逻辑推理和科学实验证实了的真理,有一些则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和争论的问题,其中还有一些恐怕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争论下去。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的魅力就在这里。
这套书系的原版是英国BBC环球公司制作的系列科学节目的配套读物,出版后受到热烈的欢迎。在全民科普活动的高潮中,辽宁教育出版社再度与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合作,将这套在科学发达国家已获得成功的读物引进到国内。这是继推出《探索》书系之后科学界与出版界在科普领域合作的又一大事,我对此表示欣慰并愿为之序。
预祝“地球故事系列”在中国成功。
(“地球故事系列”丛书,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